因为一个纪录片和一篇长报道,这两天整个人非常沉重,像暴雨天的深圳,干什么都抬不起精神。
纪录片是郑琼导演的《出路》,记录了三种阶级的三个孩子从2009年到2015年截然不同的成长过程,以及虽然没有拍出来但可以预料得到的往后的人生。
放了一个长度适中的,有点类似《人生七年》
无需过多细节,只需片里的一句话,就能窥见主要内容——山区孩子马百娟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只不过是县城,而县城男孩徐佳努力打拼的终点,也只不过是北京女孩袁晗寒唾手可得的起点。
纪录片指向一个问题,读书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这个问题,先按下不表。
同样令人沉重的是来自公众号“先生制造”的《被性侵的,被救助的,被捆绑的童年 | 长报道》,讲述了一个11岁的留守女孩被邻居老人性侵,12岁生下第一个孩子,随后被救助,但在成年前的六年间,再次经历性,再次怀孕的故事。
从文章中可以看到这个被性侵的女孩的家庭结构、父母角色,以及被性侵的童年是如何影响了这个女孩的人生。
可能因为同为女性,在读到其中一些情节的时候,很难不感慨、害怕、叹气和落泪。这种复杂的心情里,包含了对自身相对顺利成长至今的幸运的感慨,有对自己和后代是否会一不小心落入这种困境的害怕,有对一个花季少女的黯淡的失落,更有对女性、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悲悯(原谅我找不到更准确的词)。
《出路》和《被性侵》的评论区甚至是传播方,都或多或少用上了「原生家庭多重要」这个噱头。这几年,「原生家庭」已经被大家说烂了,好像什么问题都可以归咎到上一代,归咎到父母不够努力、文化不够、不懂教育,没有为子女准备好房子、车子和票子,导致我们努力了这么久也只能和有些人坐在一张桌子上喝咖啡。
我不是说原生家庭完全没有问题,而是想说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原生家庭都不完美,都是带着伤痕在这个世界上行走,不断完善自己。
我们可以去了解原生家庭给我们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但不要指望原生家庭还能知错认错改错。能改变的,始终只有我们自己;能做的,只有接纳我们曾经有过不那么愉快的童年,第一次上岗也不太熟练的父母。然后,做自己的父母,好好地爱自己。
当然,我也不是要给大家灌鸡汤,说原生家庭没有一丁点影响。毕竟,阶层越来越固化也是事实。但起点低的人,也完全可以有自己的活法。
首先是不要盲目和人比较,也不要说什么不公平。人家几代积累给了后代躺平的资本,要人家和我们在同一起跑线,这也是不公平。几乎所有的阶级跃迁,都需要好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像接力赛一样,每一棒都不落下。
我之前讲过,单看个人的人生,是马拉松,但放眼整个家族,就是接力赛,一旦有人掉棒,就很容易滑落。有些人可以稍微偷懒,因为前面几棒积累了一些优势,但如果后来人完全放松,也会被人赶上。老话讲“富不过三代”也是有道理的,人性就是舒服了确实不太想动。
其次是坚持。还是那句话,人生是场马拉松,反转的机会多的是,关键是你能不能识别并且抓住。现在很多喊着“没机会”的人,其实是小机会看不上,大机会抓不住,又懒又贪,一事无成。
按照现在的条件,只要你踏实肯干,勤勤恳恳,不说发大财,改变阶层,日子总归是越过越好,越来越有盼头的。不要老是去看一些媒体渲染出来的戏剧性案例,不这样,没有点击率。
最后是认清真正的起跑线。虽然物质资源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其实是原生家庭对一个人品格的塑造。很多深二代、拆二代有的是钱,但没有被好好培养,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只能通过吸du来获得快乐。
工作以后,我越发觉得,比起数学好不好、会不会编程这种技能,三观是否正直,为人是否积极乐观,有没有毅力和志向,是否有主动学习的意愿,待人是否真诚善良……这些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起跑线和可贵的品格。
有了这些,一个人才可以在复杂多变的世界里,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往下走。
打个比方,拥有技能,你可以玩好单机游戏;拥有品质,你才能在联机游戏时游刃有余。
所以,起点低也没关系,继续走就好了,不断地积累自己的能力和资本就好了。相信「起点低,认命吧」的说法,真的躺平时,你就真的输了。你曾有过的犹豫、焦虑以及对命运不公的愤懑,你的下一代又将重新经历一次,如果你有后代的话。但如果你现在没有放弃,或许他感慨的是「谢谢我的父母,为我多准备了一点点资本」。
再回到纪录片指向的那个问题「读书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我的答案是「读书依旧是为数不多的能改变命运的手段之一」。哪怕是在纪录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县城男孩徐佳通过读书、找工作,最终完成了从县城到市区的迁移。而没有能够继续上学的马百娟至少也有了一些「一定要念书」的意识,我相信未来她会努力送她的小孩尽可能地多读书。
不能因为变化的缓慢,而不相信变化的存在。
我始终相信一天比一天好,一代比一代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