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这篇文章,是我在团队pre的内容,也是开启在IDEA新旅程的阶段性感悟。也正是在抽丝剥茧、复盘的过程中,我更加明确一个事情,「每一个决定或选择,在当时看来都是不尽清楚的,但持续的浇灌与努力,会让这个决定逐渐清晰、更有意义」。就像小王子那朵独一无二的玫瑰。
来IDEA不到一周,就接手了idea大会这个年度项目,由于活动过程中高强度的工作以及高频的跨部门沟通,让我感觉明明才100天不到,自己仿佛是一个idea老人。时间不长,但收获真的很多。除了在项目上的收获,更多是和来自天南海北、拥有不同阅历经验的人学习。
有意思的是,你的每次行为、每个动作都像一次自我对外界的试探,然后世界会给你一个反馈,你再根据这个反应进行调整,有时候,你做对了,这个声音就穿透过去,传播得很远,你的行为模式由此确认和加强;有时候,可能有点问题,世界给你上了一课,来来回回地,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的样子。
工作也是一样,idea大会对我来说也是这场修行中的一个工具。
除了眼下的、单个项目、单场活动的成败与细节,更重要的是通过这场活动,我学习和留下了什么对未来更有价值的内容。
篇幅有限,就摘取我感受最深的四个点,跟大家分享一下。标题,借鉴了大会Keynote的from…to…结构,不仅是因为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种句式,而且它本身就很适合作为总结型内容,去描述一种「从旧到新」的变化与打破。你看,有些学习,甚至是从标题这些很小的细节开始的,不断地去向大佬靠拢。
人的基因里写满了对确定性的追求。从远古时代的占卜,到现代人的答案茶,人企图通过任何一切靠谱或不靠谱的工具来满足自己对确定性的需要。
David Rock在《Your Brain at Work》这本书中写到,大脑对确定性的渴求,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会引发系统强烈的失控感。
我自己就是一个非常爱做计划的人。有多爱呢?我是那种旅行的时候,会把景点用Excel规划好时间地点,然后要求伴侣和我一样打卡完每个景点的人。如果没有完成,我会认为这非常地不可理喻,甚至会生气。
这还是在生活中,更别说工作了。我以前在京东做活动运营,像是双11这种大促,会提前三四个月准备,每件事情都要对齐,到了什么节点就要完成什么样的事,这样才能保证最后完成KPI。
所以我接手项目之后,立刻变成了一个表妹。什么活动统筹表、传播计划表、信息收集表、项目进度表……一大堆,恨不得每件事情都像我的Excel一样,井井有条、有条不紊地推进。
现实是,我每天都在面临不确定性,场地变化、疫情政策、嘉宾变动……一切可以用万维钢的一本书名「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变化」来描述。唯一的确定性好像就是11.22那天要举行活动。
想要大干一场的一腔热血遇上铺天盖地的不确定性,说一点焦虑没有,那是骗人。焦虑的本质是,你没有能力去做你想做的事情,从而产生无力感与担心。
但我一直觉得,焦虑不是问题,焦虑其实说明你有一颗想要改变的心,说明你是想把事情做好的,只是暂时没有找到适合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把每一件能做的事情做好,就是在筑造项目、你自身最大的确定性,为你应付其他的不确定性留出最大的时间和空间。这就是从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把关注点从外界的不确定性,转移到自身的确定性。
或许,这个part应该叫「世界有它的变化,但我有自己的计划」。
这个过程最大的变化是,以前会假定事情应该是确定的,然后我们一道题一道题地去解开它。结果,你发现到处是不确定性,内心就会焦虑和骂娘。事实却是,事情本来就是不确定的,就连我们能来到这个世界上,本身都充满了意外。
世界就是你脑海里的观念集合。换个视角想,事情就变得很不一样。那些曾经可以令你烦恼的、伤害到你的,如今都不算一回事。这种感觉就好像打完疫苗,拥有了免疫力。
想明白是一回事,但到了真正做事的环节、到执行层面又是另一回事。
好几次,我加完班到楼下打车,走出大厦的门口,在想,我今天做了什么,做成了什么?和我今天进来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
很多时候,和我早上列的to do list,完全不一样。
这种意外,有时候是惊喜,有时候也会变成耽误正事的拦路虎。我说的正事,是你本来安排好的、你认为的那件大事。然后在某些环节上,体验可能就不是那么好,可能会收到一些负面反馈。
还是拿我们最熟悉的考试来举例,项目就是一张试卷,问题排布满满当当,看起来很多,但里面有些是必做题、有些是加分题、有些是送分题……诸如此类。
我可能选择了一种效率不是很高的解题方式,那就是先看到哪个,就答哪个。
学生时代的我们一直面临给定的问题,学校培养的、我们最擅长的其实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走向社会以后,你会发现,很多问题是需要发现和被重新定义的,甚至是需要你自己选择的。
人生其实没有必选科目,没有必答题,你选择回答什么样的问题,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很多人过得辛苦,觉得迷茫,没有意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直在费劲巴力地做别人设置的题目。这就好比在筹备活动期间,一直做别人各种丢过来的题目,我努力到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吃力不讨好。
以前,我给自己的职场标签是“做一个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局限于运营或者品牌某种岗位角色。实话说,我一直为自己这种不设限的意识感到挺自豪的,但最近也意识到了这种视角的局限性。因为它始终是在同一个层次中打转,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质的变化。
在某些时候,比如idea大会筹备、甚至在会议现场都面临很多状况,你需要选好你要回答的真问题,才能真正得分,而不是来什么你就接什么。慢,有时候是必要的,而且其实是一种更高效的做法。
我的leader一直在团队中强调提出一个好问题、一个真问题的重要性,沈院长也也有提到,一流高手提问题,二流高手解问题,三流高手抄问题。
关于「一个好问题胜过一千个答案」的类似说法,我不是第一次听,但真正和自己的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却是第一次。其实是很惭愧的。不过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更要分享出来,希望大家比我可以更早的领悟到,做正确的事,解值得的题,在职场里走得更顺利。
补充说明一下,脱离具体语境去谈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孰轻孰重,完全是扯淡。在还提不出好问题的时候,先把解决问题的能力修炼好,才是最重要的。别还没有填坑的能力,一天到晚净给人挖坑。
说回到「人」,在IDEA的环境中有一个事情让我非常感动,就是我们部门很团结、每个小伙伴都是很纯粹地想要把事情做好、做周全的人!听过、见过、经历过各种奇葩环境后,会发现这种环境其实很难得。
但太认真甚至太擅长自我PUA,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冲得太猛,以至于跑的气喘吁吁,跑不久。就像一根橡皮筋,一直崩得很紧,没有弹性不说,很容易断掉。我自己有时候也会这样,甚至在职业的早期,长期紧绷。
我记得大概9、10月那段时间,一边吃饭一边干活,一头扎进去工作中,然后晚上开始了人生中少有的失眠时刻。我以前是那种挨枕头倒头就睡的人。但那段时间就是直到我准备睡了,大脑还一直很兴奋,其实身体已经很疲惫了。有时候梦里还梦到欠了作业没交。半夜醒来一看手机,原来是真的有没交的作业。
结果是什么呢?工作时长更长了,但效率变差了。一来二去,整体效果也没有提升。
我意识到这样不行。品牌的工作并不是流水线计件的工作,不是你拼命增加时长就work的,有时候还是需要放松、需要加油。因为我们还要工作很长时间。
而工作也好,生活也罢,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赛跑。没人可以用短跑的速度去跑马拉松。会放松的人,才能跑马拉松。
当我给工作重新定性以后,就开始调整自己的节奏。我开始尝试每天晚上跑30分钟,不会太累,跑到那种「我靠,我好棒,我还可以继续」的状态,就停下来。然后可以有更饱满的心理能量去面对新的挑战。
每个人的加油站可能都长得不太一样,比如喝酒、比如找人聊天、比如打游戏,但一定要有,这样你才会能与压力共处,尤其是在任务的中后期,一定要给自己加油打气。
我自己偏向那种不需要人参与的、不需要等待的方式,因为平时需要和人协调的事情太多了,放松的时候反而要从人群中隔离出来,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复盘也好,分享也罢,它们不是句号,而是逗号、甚至是问号。
所以最后我想给大家分享的是陆游的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在场的人都听过,甚至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背了。我也是。
包括这句话在内的,以及前面我提到的几点,可能在很久之前就都已经知道,甚至可以说是牢记了。我小时候就很爱看各种人物传记、背诵各种金句,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上小学的时候就在读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
可是说实话,只是眼睛知道,或者说信息层面的知道了。所以当我在面对很多事情的时候,还是凭借本能去处理,这些所谓的道理还不足以指导我的实践,因为曾经的我并没有真正实践、理解、吸收,进一步内化成我的肌肉记忆,比如说变成某种职业习惯。
人还是要在大量的实践中成长,反复锻炼,直到真正吃透。这也是为什么我在讲了那么多以后,要用「实践」来收尾。
有些东西,你远远地看,静静地听,其实是过脑不过心的,那感觉就是大受震撼但对实际生活毫无用处,关键还是得干,一边干一边思考,你会收获很多个「噢,原来如此」以及「当时我真的是个傻X」的瞬间。
但没关系,成长嘛,不就是一个不断打碎自己、重塑自己的过程嘛。
原创文章,@云鸣通网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
发表评论